让指尖上的非遗代代相传

来源: 中国江苏网
2024-03-19 18:47:21

伴随着浓浓的春意,走进山东省鄄城县旧城镇六合新村地毯车间,几十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羊毛毯编织,在工人一丝不苟的编织下,五颜六色的羊毛线,绘聚成一件件时尚精美的羊毛毯。


图:杨效强正在指导工人编织。 摄影:付帮豪

“羊毛手工编织技艺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上百年历史,我这辈子就只做这一件事,就是传承纯手工地毯编织。”羊毛编织技艺传承人杨效强介绍。

据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鄄城县就是羊毛手工编织的生产基地,鄄城县地毯厂甚至一度成为全县唯一的创汇企业,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企业’。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机器使用率越来越高,纯手工地毯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90年代末,鄄城县地毯厂破产停业,羊毛手工编织进入没落期。

但是历史没有将传统手工艺遗忘,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传统手工羊毛毯再现生机。经济越来越好,老百姓日子好了,便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2013年,羊毛编织技艺传承人杨效强寻找、集中了一大批原地毯厂的生产骨干力量,本着发掘和保护羊毛手工编织工艺,弘扬和传承手工艺传统文化的目的,杨效强成立了鄄城永铭地毯有限公司。

2020年,杨效强入驻旧城镇六合新村的返乡创业致富车间,成立了新村非遗工坊,乘上了助力“沿黄镇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列车,大力发展羊毛手工地毯产业,先后组织培训了100余名手工编织手艺人,并吸纳了60余名滩区搬迁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达到3.6万元,并开发出藏毯、挂毯、萨瓦瑞纳、唐卡、卡垫等20余个品种,远销往国内外市场。

如何将羊毛手工编织手艺传承下去,曾一直困扰着杨效强。多年来,他一直研究我国各地以及欧洲部分国家类似工艺所使用的工具和机台,总结出他们的优点,带领团队改进了现有的羊毛手工编织所使用的传统机台和羊毛手工编织的传统生产工具,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传统羊毛手工编织产品图案的整套设计环节,使现代化智能设计与羊毛手工编织工艺进行了创新性的结合。

“羊毛地毯编织不仅肩负起振兴鄄城县地毯产业的重任,也为传承、保护和发扬菏泽传统手工技艺和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旧城镇宣传委员邵洋洋表示。


图:泰山文艺奖获奖作品《万里茶道》 摄影:杨丰畅

为了使传统工艺在传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六合新村大力推动非遗工坊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多个知名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授和专家展开合作,通过非遗与手造创新转化,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陆续设计出了菏泽牡丹、山水画等一批特色文创挂毯,其中作品《万里茶道》于2023年12月荣获泰山文艺奖(民间文艺二等奖),社会的认可与重视,也为传统手造工艺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发布于:湖北省宜城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